惠城构建镇域经济特色发展格局
来源:惠州新闻网     时间:2023-06-16 16:53:28

为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,全面贯彻落实省委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,近日,《惠城区关于开展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《实施方案》”)制定并印发,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以全区13个镇(街)、225个行政村(社区)为主体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乡村振兴战略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主体功能区战略、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,以“一带三区”乡村振兴发展格局为框架,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,以打造“四个惠城”为目标,围绕“一年开局起步、三年初见成效、五年显著变化、十年根本改变”的目标任务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着力提升中心城区能级,建设一流中心区。

划分三大板块推进镇域经济差异协调化发展


(相关资料图)

深入贯彻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,要坚持区域协同、城乡一体发展。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把区的优势、镇(街)的特点、村的资源结合起来谋划,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镇域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。

为此,惠城区将科学谋划空间发展布局,打造环东江经济产业带,沿东江两岸重点布局金融、生命健康、研发设计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;依托“丰”字交通引入产业带动发展,沿1号公路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;构建总部经济及商务服务业务圈,以城市更新为抓手,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和楼宇经济,提升中心城区能级。 

江北街道楼宇经济发展渐成规模。

在构建镇域经济特色发展格局上,按镇域边界,划分城市经济发展区、工业经济发展区、三产融合发展区三大板块,推进镇域经济差异协调化发展,支持各镇(街)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打造特色主导产业。其中,城市经济发展区要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载体,在商贸服务、金融、新零售等产业方面发力;工业经济发展区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产业,重点突出工业发展规模和效益,打造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;三产融合发展区要坚持工农并举、工农互促,补齐农村片区民生基础设施短板,打通一二三产融合链条,支持现代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健康产业等新业态发展。 

马安镇龙塘村引进阳光玫瑰葡萄特色产业。

惠城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聚焦“强平台、抓项目、提质效”,壮大经济总量、改善经济结构、提升发展能级,强化区级经济“主引擎”。其中,将全力推进惠城高新区建设,抓好园区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,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,强化园区“2+2+2+N”等生产生活配套,推动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未来3年年均增长35%以上,2023年达到550亿元,2025年达到1000亿元。

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

乡村振兴要靠产业造血。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方面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,坚持把联农带农富农作为招引农业项目的前置条件,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培育高附加值的产业,做强做大丝苗米、蔬菜等优势产业,推动甜玉米、花卉、特色水产、中草药等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,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。

加快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进度,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进园区,形成项目集中、资源集约、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。利用好靠近市区的优势,打造集科技示范、种养采摘、农耕体验、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,让更多村民能够实现就近就地增收。到2025年,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,省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,“一镇一业”专业镇2个以上,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10个以上,打造农业品牌100个以上。

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精品村,在全市乃至全省形成可复制、有特色的标杆村。进一步巩固提升“七仙汝湖·诗画田园”“翰墨梅香·竹海温泉”示范带成果,扎实推进“东江湾畔·三产融合”“都市田园”两条示范带建设和三栋、汝湖、横沥3个美丽圩镇建设。

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,全面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小组资源整合统筹力度,推动各村因地制宜、“一村一策”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,到2023年底全区142个行政村100%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“10万+”目标,力争60%以上实现“20万+”,25个村达到“100万+”。到2025年,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村土地制度更加完善,农村集体经济显著发展,强村富民作用充分发挥。

打造文明实践示范所2个、示范站10个
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坚持党建引领,以“亮牌提醒、闭环推进”机制为抓手,全力推进抓党建促重点任务攻坚,全面提升“头雁”工程质量,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,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进一步深化“党群连心促乡村振兴”工作机制,结合“党群活动日”、主题党日、政治生日、文明实践等活动,优化拓展“十大活动”实效,努力打造党群合力共促乡村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
持续推进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机制,广泛开展党建引领“百村共建”“一村(居)一警”提质升级、“百村齐进”等工作,形成党组织之间互帮互助、全面提升的区域建设共同体。实施“人才下乡、干部返乡、能人回乡”计划,将储备人才充实到基层重要岗位。

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开展文明实践阵地“百千万”示范创建,推动文明实践示范中心(所、站)提质增效,打造文明实践示范所2个、示范站10个,带动“15分钟文明实践圈”品质提升。同时,充实文明实践基金“钱袋子”,探索建立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,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制度,助力更多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务实开展。

文/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